2025年10月25日,第21届中国智能系统会议在北京召开。本届会议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CAAI)主办,CAAI智能空天系统专业委员会与中国仿真学会人工智能仿真技术专业委员会协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物资学院与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联合承办。会议共收录论文168篇,由Springer出版社分三卷出版。来自国内外50余所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莅临现场参加了本届盛会。

第21届中国智能系统会议主会场
会议开幕式由大会组织委员会主席、重庆大学自动化学院党委书记尹宏鹏教授主持。大会名誉主席、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吴宏鑫院士,清华大学孙增圻教授依次讲话。

重庆大学尹宏鹏教授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所赵守军副所长
承办单位代表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赵守军副所长,国家级领军人才、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许长桥院长,北京物资学院研究生院莫立坡院长分别致辞。

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许长桥院长 北京物资学院研究生院莫立坡院长
大会主席、CAAI智能空天系统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付永领教授,大会主席、中国仿真学会人工智能仿真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贾英民教授分别发言,热烈祝贺第21届中国智能系统会议的成功召开,并向莅临会议的专家学者、参会代表以及往届会议承办单位代表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付永领教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贾英民教授
大会邀请了我国智能系统与空天控制领域的5位著名专家学者作大会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何友教授作了题为《人工智能发展前沿》的报告,从人工智能发展理论前沿、技术前沿和产业前沿三个角度,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最新研究进展和技术应用方向,并对人工智能相关产业发展情况展开讨论。

中国工程院院士 何友 副理事长
国家级领军人才、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谭民研究员作了题为《子母式仿生机器鱼系统协同控制》的报告,介绍了子母式仿生机器鱼系统设计、水下视觉感知与定位、水下自主吸附规划以及多鱼协同控制等技术,为水下智能机器人系统协同作业提供了理论方法和技术支撑。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谭民研究员 清华大学游科友教授
国家级领军人才、清华大学游科友教授作了题为《硬件资源受限下的高效智能控制》的报告,主要介绍了直接系统数据驱动的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给出了分析线性系统基本特性所需的最少数据条件,提出了一种直接利用在线闭环数据的“端到端”控制系统设计方法等。
国家级领军人才、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程鹏教授作了题为《工业控制系统安全探索:源于控制,远于控制》的报告,从工业控制系统的源头发展出发,讨论了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威胁多维度原因,构建了工业控制系统一体化主动防御框架等。

浙江大学程鹏教授 上海大学苗中华教授
国家级领军人才、上海大学苗中华教授作了题为《具身智能农业机器人关键技术及前沿展望》的报告,系统阐述了具身智能驱动的农业机器人技术体系与发展路径,创新性构建了“感知-决策-模拟-进化-诊断”五位一体研究框架,为农业4.0时代的农业机器人智能化升级提供理论支撑与技术路线。
大会报告结束后,安排了2个分组报告,就多智能体与航空航天控制、复杂系统与智能算法等领域进行了论文宣读与交流讨论;大会委托北京师范大学狄增如教授、北京物资学院莫立坡教授、北京邮电大学杨辉华教授、北京邮电大学尹建芹教授、大连理工大学刘涛教授、东南大学翟军勇教授分别组织了“系统科学论坛”、“智能感控论坛”和“未来青年论坛”三个专题论坛,共话学术前沿、激发创新思维。

北京邮电大学杨辉华教授 上海理工大学王朝立教授
大会闭幕式由北京邮电大学杨辉华教授主持,上海理工大学王朝立教授、北京工商大学蔡强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陈谋教授、大连理工大学刘涛教授依次讲话,一致认为本次会议召开的非常成功,在论文质量、接待规格、流程服务、媒体传播等方面都代表了我国智能系统领域的最高学术水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陈谋教授 大连理工大学刘涛教授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特种飞行器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王继强研究员主持了大会颁奖,大连理工大学刘涛等6个团队入选本次会议“最具影响力学术团队”,北京理工大学王正杰教授、电子科技大学李瑞教授代表组委会为入选团队负责人颁发证书并合影留念。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王继强研究员 颁奖仪式
本届会议得到了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开大学、中南大学、重庆大学、东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物资学院、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上海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等多家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持。会议的成功召开,对推进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在多运动体系统、航空航天、先进制造等纵深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大会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