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工智能学会
《智能空天系统专业委员会》会议纪要
(2013.11.2)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空天系统专业委员会会议于第九届中国多智能体系 统与控制会议(MASC’2013)报到日,2013年10月18日晚8点在河南焦作市 迎宾馆三号楼3层 1号会议室举行。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贾英民 教授,与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付永领教授共同主持了 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的专业委员会委员共27人参加了会议,另有,重庆大学柴 毅委员,尹宏鹏委员,郭茂耘委员,东华大学周武能委员,青海大学薛志斌委员 等由于工作原因没有赶上专委会会议,但全程参加了后续两天的会议活动。本次 到会的委员总数为32人,总数与去年相同。
会议在每人自我介绍后,第九届中国多智能体系统与控制会议秘书长、河南理工大学光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副院长王福忠 教授介绍了会议的筹办情况 以及有关注意事项。然后,针对专业委员会一些紧迫问题与会人员进行了认真的 讨论。最后,专业委员会邀请了我国最早开展“云制造”研究的团队负责人、北 航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 张霖教授向各位委员介绍了有关云制造的研 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旨在拓宽视野,引领发展。
专业委员会会议讨论的热点问题如下:
1. 专委会换届问题。自从2009年第一届专业委员会筹建以来,四年多时间 已经过去,明年进入第五个年头,按照总会的要求到了换届的时候。本届委员会 先后在重庆大学(2009,柴毅教授),北京工商大学(2010,刘载文教授),鲁东大学(2011,杨洪勇教授),上海理工大学(2012,王朝立教授),河南理工大学(2013,王福忠教授)主办了五次专业委员会会议和中国多智能体系统与控制 会议,让我们感谢和记住他们对专委会工作的重要的贡献。正是他们和全体委员的共同努力,专业委员会才有了今天一步一个脚印的健康发展。新的专业委员会的换届原则:
(1)按照总会要求,新的专业委员会组成中新委员不少于三分 之一,吸收积极参加专委会活动和乐意为大家服务的的专家学者到专业委员会;
(2)适当增加专业院所、企业和政府中的专业和管理人士到专业委员会活动。
2. 会议名称问题。会议名称问题专业委员会已经讨论过多次,自 2009年以来,先后用过“全国多智能体系统与控制会议(2009,2010)”, “中国多智能 体系统与控制会议(2011,2012,2013)”。根据本次专委会的讨论以及会后征求有关专家学者的意见,专委会初步决定明年起,采用新的会议名称:
中文:中国智能系统会议
英文:ChineseIntelligentSystems Conference,简称:CISC 会议届数从第十届开始计起,即明年的会议是:第十届中国智能系统会议。新的 会议名字与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总会会刊《智能系统学报》呼应一致。
3. 发展会员问题。按照中国科协规定,专业委员会的委员、理事和常务理事数目等都和专委会会员数目联系在一起。目前,我们专业委员会已发展会员400余人,位于总会近20个专委会的前5名之中,我们希望发展到600会员。目前,这个工作已得到了大家的有力支持,进展顺利。
4. 明年会议安排。由于明年换届,为方便邀请有关人士参加等原因,第十 届中国智能系统会议将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承办,在北京召开。敬请大家随时注 意专委会的相关通知。
衷心期望所有专委会委员积极参与工作,办好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工作于 专委会,受益于专委会。
明年,在北京相见!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
智能空天系统专业委员会
最后更新:[2013-11-3 11:09:00]